專利訴訟是有關專利糾紛的訴訟。廣義上的專利訴訟指所有關于專利權爭議的訴訟。狹義的專利訴訟僅指對專利機關有關專利權的決定不服,而向法院提起的訴訟,不包括專利侵權糾紛和專利權的合同糾紛所引起的訴訟。人民法院審理各類專利糾紛案件,均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和專利法規定的訴訟程序進行。專利訴訟流程,一般是:1、給對方發送律師函,告知此產品已經申請專利。2、收集證據,可以帶公證員買產品或者網站上宣傳的產品。3.向法院提交起訴書。4.應訴。侵犯專利權的訴訟時效為二年,自專利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得知或者應當得知侵權行為之日起計算。發明專利申請公布后至專利權授予前使用該發明未支付適當使用費的,專利權人要求支付使用費的訴訟時效為二年,自專利權人得知或者應當得知他人使用其發明之日起計算,但是,專利權人于專利權授予之日前即已得知或者應當得知的,自專利權授予之日起計算。根據訴訟費用交納辦法的規定,針對知識產權民事案件所交納的訴訟費用,要求沒有爭議金額或者價額的,每件交納500元至1000元;有爭議金額或者價額的,按照財產案件的標準交納。涉及到商標、專利、海事行政案件的訴訟費則是每件交納100元,另外知春路小編整理了專利訴訟費用,專利訴訟時效,專利訴訟流程流程相關的知識,歡迎閱讀。
2021-06-23
專利記載了發明創造的內容,并且在一定時期內產生這樣一種法律狀態,即獲得專利的發明創造在一般情況下他人只有經專利權人許可才能予以實施。任何侵犯專利的行為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那么,用了別人專利被起訴怎么辦?現在就跟著知春路網小編來了解一下吧。
一、用了別人專利被起訴怎么辦
1、先到專利局或委托代理機構檢索對方的專利文件,并請代理人或律師對您的產品和專利文件中的權利要求書或外觀設計圖片進行技術對比,判斷侵權的可能性。
2、在判斷產品有侵犯他人專利權的嫌疑后,應對對方的專利進行有關無效檢索,收集對方專利申請日以前的有關相同或接近的技術,向專利復審委員會請求宣告該專利權無效,并要求法院中止審理,直到專利復審委托員做出審查決定;如果你收到的有關證據對您明顯不利,您應及時采取必要措施,停止繼續生產和銷售該產品。
3、開展針對該專利技術的技術研究,開發出技術更先進,技術效果更好的產品并及時申請專利,通過交叉許可的途徑取得該專利的使用權,吸取教訓,開放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可以概括為兩種方式:一種是雙方當事人自行協商解決。如果協商不成或不愿意協商的,則可采取第二種方式,請求當地管理專利工作部門處理。管理專利工作部門認為侵權行為成立的,可以責令侵權人立即停止侵權行為。當事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處理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侵權人期滿不起訴,又不停止侵權行為的,管理專利工作部門
專利侵權在知識產權案件中并不少見,專利一般是由政府機關或者代表若干國家的區域性組織根據申請而頒發的一種文件,這種文件記載了發明創造的內容,任何人不得侵犯。那么,專利被告侵權需要怎么找證據?現在就跟著知春路網小編來了解一下吧。
一、專利被告侵權需要怎么找證據
多查多看多調研。
發現類似的,再將其產品與自己的專利權利要求內容相對應比較。如果產品包含了授權專利里某項權利要求記載的全部內容,就侵權了。
怎么判定專利侵權:
原則之一:全面覆蓋
全面覆蓋,是指被控侵權的產品或者方法,全部技術特征(例如產品的結構,部件,方法的流程、步驟等等),都包含在權利要求記載的內容里。只有在極特殊的情況下,才不考慮權利要求中的一些特征。
原則之二:等同原則
等同原則是指被控侵權的產品或方法,對應的技術特征與專利里
權利要求書內記載的技術特征等同。
二、專利被盜用的措施
應該及時采取以下措施:
1、通過公證等方式保全、固定對方的侵權證據。
2、發公函要求對方停止侵權并協商賠償損失。
3、向法院起訴要求對方停止侵權并賠償損失。
在向法院起訴時,應該向侵權行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的中級人民法院起訴,并且應當在起訴時出具由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作出的檢索報告。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專利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若干規定》
第二條專利糾紛第一審案件,由各省、自治
現實生活中,專利侵權時有發生,專利一般是由政府機關或者代表若干國家的區域性組織根據申請而頒發的一種文件,這種文件記載了發明創造的內容,任何人不得侵犯。那么,使用者被起訴侵犯專利怎么辦?現在就跟著知春路網小編來了解一下吧。
一、使用者被起訴侵犯專利怎么辦
1、先到專利局或委托代理機構檢索對方的專利文件,并請代理人或律師對您的產品和專利文件中的權利要求書或外觀設計圖片進行技術對比,判斷侵權的可能性。
2、在判斷您的產品有侵犯他人專利權的嫌疑后,應對對方的專利進行有關無效檢索,收集對方專利申請日以前的有關相同或接近的技術,向專利復審委員會請求宣告該專利權無效,并要求法院中止審理,直到專利復審委托員做出審查決定;如果你收到的有關證據對您明顯不利,您應及時采取必要措施,停止繼續生產和銷售該產品。
3、開展針對該專利技術的技術研究,開發出技術更先進,技術效果更好的產品并及時申請專利,通過交叉許可的途徑取得該專利的使用權,吸取教訓,開放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
可以概括為兩種方式:一種是雙方當事人自行協商解決。如果協商不成或不愿意協商的,則可采取第二種方式,請求當地管理專利工作部門處理。管理專利工作部門認為侵權行為成立的,可以責令侵權人立即停止侵權行為。當事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處理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二、專利申請代理要多少錢
專利申請代理費各地、各個代
是專利維權,還是商業打擊?
科技公司與電子公司經營范圍都涉及生產、銷售高清監控攝像產品,彼此互為競爭對手。
2017年6月27日,科技公司一紙訴狀遞至上海知識產權法院(以下簡稱上海知產法院),指出電子公司原法定代表人張某在一年前提起的一起侵害外觀設計專利權訴訟,是借專利維權之名,行商業打擊之實,造成了科技公司經營受損,現起訴要求張某賠償科技公司100萬元損失,電子公司承擔連帶責任。
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一切都得從五年前說起。2014年1月,電子公司原法定代表人張某向國家知識產權局申請名稱為“監控攝像機(S421C)”的外觀設計專利,并于當年6月獲得授權。
2016年1月,張某以專利權人身份,向上海知產法院起訴,稱科技公司淘寶網天貓店銷售的1200線攝像頭,與她的專利構成相同,侵害了其外觀設計專利權,要求科技公司停止侵權,并賠償經濟損失1000萬元。
立案后,張某向法院申請財產保全。當年2月,法院依
2022-07-18
專利訴訟是針對專利糾紛的解決辦法之一,它是指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在人民法院進行的涉及與專利權及相關權益有關的各種訴訟的各種訴訟的總稱。接下來知春路知識產權來詳細介紹下專利訴訟到底分為哪幾種類型。
專利訴訟分類:
1. 專利權屬訴訟
專利權屬訴訟是指涉及一項專利申請權或專利權最終歸屬于何主體的訴訟,主要是指專利申請權歸屬訴訟和專利權歸屬訴訟。專利申請權歸屬訴訟發生在專利申請階段,專利權歸屬訴訟發生在專利權授予后。
2. 專利侵權訴訟
專利侵權訴訟是指專利權人因專利權受非法侵害而引發的訴訟。它們可以是單一專利侵權引起的專利侵權訴訟,也可以是伴隨其他原因而引起的專利侵權訴訟,如由專利實施許可和專利權轉讓引起的、由假冒專利引起的、由技術貿易引起的或由平行進口引起的。但其中遇到最多的是單一專利侵權引起的專利侵權訴訟。
3. 專利合同訴訟
專利合同訴訟是指因為不履行或部分履行專利實施許可合同或專利轉讓合同而引發的訴訟。這類訴訟涉及的事項是合同約定或法律規定的權利和義務。在這類訴訟中,合同當事人的違約行為是引起訴訟的重要原因和事由,專利實施許可合同或轉讓合同是判斷和解決這類訴訟的重要依據。這類訴訟通常應當涉及雙方簽訂的書面許可合同或書面轉讓合同,但也包括構成事實上的專利實施許可或專利轉讓但沒有書面協議的情況。
4. 專利行政訴訟
專利行政訴訟的嚴格含義是專
2021-07-13
上周三,華為起訴美國第一大通信運營商Verizon(威瑞森)侵犯專利的案子開庭,陪審團參與,據稱索賠金額超1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64億元)。
意外的是,官司并沒有曠日持久地打下去,Verizon在一份聲明中宣布,雙方已經達成和解。
Verizon發言人Rich Young表示,雖然不方便對外披露和解條款,Verizon表示滿意,終于可以結束漫長的糾紛。今后,Verizon也可以將精力投入到更重要的事情上,即為美國消費者和企業提供可靠先進的網絡服務上。
資料顯示,華為和Verizon的專利分歧可追溯到2019年,2020年1月21日,談判破裂,華為隨后在美國德克薩斯州向Verizon發起多起侵權訴訟,主要涉及12項用于Verizon基礎設施的標準專利,后者拒絕服輸,并辯稱“華為是在搞公關噱頭”。
不過,有觀點認為,和解是華為希望的結果,畢竟年初華為就表達了希望將專利技術貨幣化的愿望,并預計從2019到2021年通過技術授權可為自己帶來13億美元的收入。
康涅狄格州新迦南和紐約--(美國商業資訊)--True Return Systems LLC 和 Boag Law PLLC正在以 NFT(不可替代的)形式在區塊鏈上拍賣美國專利第 10,025,797 號(“專利”)令牌)。此次修訂后的拍賣目前處于活躍狀態,可在此處獲得。該專利(可在此處查看)是已知的第一個通過 NFT 進行的專利銷售。
今天,True Return 和 Boag Law 宣布,目前正在拍賣的 NFT 現在包括可解鎖和可操作的許可和訴訟內容,以幫助買方在投資組合或業務運營中快速部署專利。
可解鎖的內容有望為買家提供與過去幾年專利和區塊鏈發展相關的路線圖和運行開始。買方將解鎖與專利發明相關的 15 個產品、平臺和公司的訴訟工作產品和文件。
通過專利 NFT,購買者將收到一份已執行的協議,將 True Return 對專利的所有權利、所有權和利益轉讓給購買者。這包括 True Return 就過去、現在和將來對專利的侵權提起訴訟以及從過去對專利的侵權中收取損害賠償的權利。
該專利的 2018 年撥款代表了一些最早的基礎工作,以快速、可靠、可審計和對環境負責的方式將“現實世界”應用程序和“鏈下”數據集成到新的和現有的區塊鏈和分類賬上。
此次發行繼續提供機會通過區塊鏈 NFT 參與似乎是首次
近日,集微網從多個信息渠道獲知,總部位于芬蘭的電信設備廠商諾基亞公司已經在英國、法國、印度等多個國家對中國手機廠商OPPO公司發起了專利侵權訴訟。公開信息顯示,兩家公司曾經在2018年11月簽署了全球4G專利交叉許可協議,因此集微網猜測,此次糾紛可能因5G專利而起,雙方或許未能就5G專利許可達成一致。目前有不止一家國內手機公司向記者反饋,諾基亞在5G專利收費方面的訴求極為激進,價格畸高。
諾基亞:“華為紅利”和“專利大棒”
眾所周知,諾基亞公司曾經是全球最大的手機品牌廠商,但因一系列決策失誤,最終在智能手機時代業務嚴重下滑。2013年,諾基亞最終宣布將手機業務以73億美元的價格賤賣給微軟,但之后微軟意識到自己不適合做手機,“諾基亞手機”品牌又回到了諾基亞手中,現在被授權給HMD Global用于生產低端安卓手機。在失去手機的榮光之后,諾基亞開始聚焦于電信設備業務,2015年,諾基亞以166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阿爾卡特-朗訊,整合諾基亞電信設備部門、諾基亞西門子通信公司和阿爾卡特-朗訊之后的諾基亞公司,成為純粹的電信服務和設備提供商。
此后,諾基亞公司在電信設備和服務市場上開始了與瑞典愛立信公司、中國華為公司等競爭對手的艱難競爭。特別是華為公司的出色表現,讓諾基亞公司舉步維艱。然而,2019年5月,美國將華為
2021-07-06
據Sisvel官網消息,小米和Sisvel日前宣布,兩家公司已簽署許可協議,涵蓋三菱電機和Sisvel在移動通信領域的標準必要專利。
這意味著兩家公司將結束長達兩年的專利訴訟糾紛。自2019年以來,兩家公司的糾紛已訴至跨中國、德國、意大利、荷蘭和英國法院。
據悉,Sisvel和三菱電機授權給小米的蜂窩專利組合包括針對蜂窩標準的120多個專利系列(包括 1800 多項個人專利)。
juve patent報道指出,Sisvel表示自2018年初以來,該公司已通過其移動通信計劃 (MCP) 合并并許可了各種針對UMTS和LTE標準的電信許可計劃。該產品組合包括Sisvel和三菱電機專利,涵蓋82個3G標準的同族專利。此外,它還涵蓋107項LTE標準專利。
Sisvel指出,該公司制定的每部手機的3G許可費率為0.35歐元,LTE的許可費率為0.53 歐元,被許可人/單位必須為兩個許可證一起支付0.88歐元。多年來,Sisvel一直在試圖說服小米為其UMTS和LTE產品組合簽署許可協議。(來源:集微網)
很多人誤以為和他人形狀不同很相似,只要經過仔細辨認就能認出兩者外觀的差別在法律上就不會認定是侵權。那么侵犯外觀設計專利有什么后果呢?這方面的知識很多人都不太了解,接下來由知春路網小編為您整理的侵犯外觀設計專利有什么后果的相關內容,希望對您有幫助。
1、承擔民事責任(賠償專利權人的損失);
2、由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給予下列處分:
(1)責令改正并予以公告;
(2)沒有違法所得;
(3)并處違法所得三倍以下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處以五萬元以下罰款;
(4)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專利法》第六十條 未經專利權人許可,實施其專利,即侵犯其專利權,引起糾紛的,由當事人協商解決;不愿協商或者協商不成的,專利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也可以請求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處理。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處理時,認定侵權行為成立的,可以責令侵權人立即停止侵權行為,當事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處理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內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向人民法院起訴;侵權人期滿不起訴又不停止侵權行為的,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進行處理的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應當事人的請求,可以就侵犯專利權的賠償數額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的,當事人可以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向人民法院起訴。
專利侵權行為分為
2024-05-14 自己繳納專利年費的流程和要點
2024-05-14 如何查找相關專利
2024-05-14 商標審查時間的影響因素和應對策略
2024-05-14 商標圖形查詢的方法是什么
2024-05-14 個人申請商標的流程是什么
2024-04-19 商標轉讓證明要怎么查詢
2024-04-19 商標到期去哪里續期
2024-04-19 個人發明專利申請流程是什么
2024-04-19 發明專利申請的5個步驟是怎樣的
2024-04-19 專利申請代理費究竟應該收多少